政府信息
公开年报

政府信息
公开目录

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0210号提案的答复

2022-05-25 10:52 来源:


  晋司函〔2022〕44号


王文娅委员:

您好,感谢您对我省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的意见》,我们做了认真学习和调查研究。您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进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建设性思路。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当前工作开展情况

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蓝佛安省长在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会议部署安排及《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山西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2021年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自觉履职尽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优先保护,努力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高质量的法律服务。

2021年,全省共办理各类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1228件,涉及未成年受援人2163人次,帮助受援当事人获得经济赔偿1370余万元,解答涉未成年人法律咨询7639人次,较好地维护了青少年群体的合法权益,极大地增强了青少年群体的法治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优化援助供给,全面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构筑服务平台,畅通援助申请渠道。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五级青少年维权网络,“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坚持提供“7x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山西法律服务网网络平台为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服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完善便民措施,扩大援助范围。立足未成年人法律服务需求,广泛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通“绿色通道”,对于青少年等弱势群体实行“四优先”;不断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将婚姻家庭、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事项均纳入受援范围,将经济困难标准从低保线放宽至低保线的2倍,使法律援助惠及更多的青少年群体。三是开展主题活动,完善服务指引。联合省检察院等九部门共同制定《山西省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实施办法(试行)》,为未成年人提供优先全面保护。申请将“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列入2021年省政府民生实事,聚焦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提供无偿民事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下发《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指引(试行)》,规范涉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深入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未成年人”品牌活动,聚焦未成年人法律服务需求,以“六大举措”助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四是加强指导监督,保障办案质量。提高办案补贴标准,加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方面培训,开展星级法律援助律师评定,调动法律援助人员承办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严格办案程序和卷宗归档并做好办案跟踪检查,切实为广大未成年群体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援助服务。

(二)发挥调解作用,强化未成年人保护

一是持续推进“调解七进”专项活动。组织调解员“进网格”“进法庭”“进派出所”等“调解七进”,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切实维护未成年群体合法权益。是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与重点工作充分结合。将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妇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山西省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五色”分级预警处置工作方案》与“调解七进”活动相结合,减少因发生因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造成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防止“民转刑”命案的发生。

(三)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纳入我省“八五”普法规划,列入2021年山西省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对法治教师培训、法治副校长选聘管理考核、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提出具体要求。二是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印发《2021年度省级部门普法责任清单》,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年度清单,推动省直相关部门大力开展普法宣传。三是积极搭建普法平台。制作播出电视和广播普法节目《法治进行时》《法在身边》,围绕“12355青少年维权热线为未成年人保驾护航”“关爱青少年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主题,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教育、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创新宣传方式,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等部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等宣传活动,面向全省84家高校、68家中小学校发放宣传资料,广泛普及未成年人法律法规,提高未成人学法守法用法主动性。

(四)聚焦惩教结合,有效提升帮教实效  

一是聚焦“法治盲区”,对罪犯实施专技教育改造。以改造人为宗旨”和“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联合印发《关于将全省罪犯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纳入政府教育(培训)规划的实施意见》,为提高罪犯教育培训质量提供了遵循。二是聚焦“心理特点”,针对性开展预防犯罪讲座。通过未成年人犯罪真实案例讲解,剖析其犯罪心路历程,评析法律认知最容易混淆的知识点,汇总未成年人最容易“过界”的行为,促进其反省自警,强化心理防护,最大限度地防止违法犯罪。截至目前,省未管所与各中小学校联合,共举办5场次现场讲授,1000余名学生参加,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三是聚焦“现场感受”,力求法治教育最佳成效。确立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思路,即:收看一次省未管所拍摄的普法警示教育片、聆听一次法治教育报告、观摩一次未成年犯行为规范化训练、参观一次未成年犯学习习艺生活等场所、倾听一次未成年犯现身说法、观看一次文艺管区编排的法治教育文艺演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律师资源分布不匀。全省有近50%的律师集中在太原,各市大部分律师集中在市辖区,越往基层,资源越匮乏,而且法律服务水平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群体之间差异较大,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难以保障社会群体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二)法律援助经费短缺。随着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法律援助案件大幅增长,同时部分县区经费未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成为制约我省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瓶颈。

(三)法治宣传形式单一。部分地区宣传形式比较单一,以广场宣传、散发传单、开展法律咨询等传统方式较多,缺乏针对性、实效性,未成年人保护理念尚未真正深入人心。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全省各级司法行政部门将继续贯彻《法律援助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山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部门联动协作。加强与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教育、团委等部门协调与沟通,共享信息、总结经验,分析研判保护形势,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畅通维权渠道,优化维权程序,降低受害者维权成本。

(二)积极探索服务新机制。积极组建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团,选择有专业法律知识、有良好职业素质、有丰富执业经验的爱心人士组成服务团,为未成年人提供专业优质免费法律服务;基层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确有困难的,经报请上一级司法行政部门批准后,由上一级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办理。

(三)持续开展针对性法律服务。对公检法通知辩护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和涉及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案件,指派有业务专长、了解未成年人心理特点的律师进行办理;持续开展“法援惠民生 关爱未成年人”品牌活动,加大反家暴、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力度;加强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充分发挥调解预防实效。

以上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您对省政府司法行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提出更多宝贵意见。


                               山西省司法厅

                              2022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