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司法行政网欢迎您

中文域名:山西省司法厅.政务 英文域名:http://sft.shanxi.gov.cn

政务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政务要闻>>业务动态

“枫桥经验”三晋行——山西省11市调解工作纪实(运城篇)

由省司法厅、省调解协会与山西广播电视台社会与法治频道联合推出的《调解“晋”行时》特别栏目《“枫桥经验”三晋行——山西省11市调解工作纪实》正陆续播出。栏目以点带面展示各市在践行“枫桥经验”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第五期栏目走进运城,通过实地探访+局长访谈+调解案例形式,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到临猗县嵋阳镇果业纠纷调解室,展现司法行政助力运城打造“北方百果园”,同时结合盐湖生态转型经验,探索调解机制在解决水产养殖污染纠纷、保障养殖户合法权益中的创新实践,为黄河大闸蟹养殖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来到全省首家文保调解室——永济市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文保调解工作室,深度发掘“党建+调解+文保+文旅+普法”多元融合模式在协调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生态修复中作用和效果,推动调解品牌不断提升黄河法治文化内涵品质;来到运城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展现其立足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定位,积极推行“知识产权+调解”模式,将调解深度融入黄河流域协同创新体系,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高效调解服务和法律保障。

“枫桥经验”亮点一:果蟹矛盾就地解 生态法治护黄河

近年来,运城市司法局积极探索如何将矛盾纠纷化解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以法治助力水果产业稳定增收。

面对果农果商在买卖交易时价格争议、果园地界划分、法律咨询等方面急难愁盼,临猗县司法局在乡(镇)设立果业纠纷调解室。果业纠纷的成功调解,是推动基层治理与农业经济双赢的关键,一是快速化解购销矛盾,维护交易公平;二是就近调处,降低纠纷解决成本;三是保障果农收益,通过调解助农,实现为果农增收创收;四是增强客户对区域产业链信任,吸引投资与订单,推动特色农业品牌化。

在临猗薛公滩大闸蟹养殖基地,为使山西新特产——大闸蟹品牌价值更高,销路更畅,运城市司法局推动调解机制向“主动治理”深化,探索“调解嵌入产业全链条”创新模式:在产业前端:提供法律风险评估与调解前置服务,联合相关部门针对生态保护、商标注册等关键环节开展“预防式调解”;在养殖经营阶段:实时排查化解购销价格波动、劳务用工、物流履约等纠纷,为高效解纷提供优质调解服务;在品牌增值阶段:组建“知识产权护航联盟”,通过溯源调解打击假冒伪劣行为、规范商标使用。

运城市司法局以高效透明纠纷解决机制提升品牌信誉,推动农业特色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品牌增值转型,为可持续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枫桥经验”亮点二:文旅+文保调解 让文物“活”起来

治理黄河成效不仅体现在生态改善上,更在于激活黄河流域的文化基因。

运城市被誉为“国宝第一市”,永济市以黄河大铁牛、普救寺、蒲津渡与蒲州故城等众多文物古迹而著称,成为黄河文化重要立体展示区。近年来,永济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专门于2024年3月打造了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文保调解工作室,地处永济市核心景区中心位置,是全省首家文保调解室。调解室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律师、专职调解员、文保所工作人员等力量,运用永济市司法局独创的“六度”调解机制:即以态度树形象、以制度为支撑、以法度强保障、以广度全覆盖、以速度求效应、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探索出“党建+调解+文保+普法+N”工作模式,为破解文物保护中权属争议、施工矛盾、周边环境整治纠纷等提供法治化专业化解决方案。

调解室自成立以来通过提供法治化、专业化、多元化调解服务,积极推行快接、快调、快结的“三快”调解模式,以“调解+普法+回访”的一站式多元融合调解模式,坚持“每一次调解就是一场普法”工作理念,促进人民调解与普法宣传有机融合,形成“调解一案、普法一片”良好效果,实现“调解治标+普法治本”的双赢目标,不断护航全市文物保护及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和谐平安法治氛围在蒲州故城落地生根。

“枫桥经验”亮点三:知识产权调解 护创新 稳市场 促共赢

创新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引擎。近年来,运城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23年,全省首家知识产权保护联盟落地运城;2024年,运城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运城市司法局深刻把握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目标和任务,通过强化“全链条”法律服务供给、创新多元协同治理机制,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精准性与时效性。2021年11月,运城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托市知识产权运用保护中心成立,在市司法局依法备案。调委会主要负责运城市知识产权(专利、商标)等纠纷调解,秉承“先调解、再裁决、再调解”的工作思路,创新性吸纳各县(区)行政执法人员作为调解员,提倡属地调解,免去双方当事人舟车劳顿之苦。整合资源,实现跨部门联动联调,与市中院协作理顺司法确认程序,使调解协议书更具执行力。运城市司法局将持续发力,一是建立知识产权公证的“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快速出证;二是成立运城市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实现案件“快立 快审 快结”;三是组建14个由300名律师参与的法律服务志愿团,向企业宣讲法律知识,全方位护航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维权。

(来源:厅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

日期:2025-06-30